学习考试好帮手-龙马教育网

学习考试好帮手-龙马教育网

蛋雕的历史文化起源?

59

蛋雕的历史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期。据文献记载,蛋雕艺术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“雕卵”。在中国,蛋壳的功用原本只是作为大自然的包装容器,但当所孕育的生命孵化后,蛋壳便失去了它的功用。然而,在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,大约在中世纪时代,人们开始将蛋壳予以彩绘装饰,取其具有“新生”和“重生”之意义,从而使它成为复活节的装饰品,这一习俗迄今仍流行于欧美各国。

在中国,蛋雕艺术的起源与民间习俗紧密相关。早在明清时期,民间在喜庆婚娶、祝福庆寿、喜得贵子时,便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。当时在北京一带,这一习俗尤为流行,并且用量相当可观。于是,有人开始摆摊设铺,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,称之为“彩蛋”。后来,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上花鸟、鱼虫、脸谱等图案,以图生意兴隆。经过多年的演变,彩蛋工艺逐渐提高,人们开始将鸡蛋钻孔掏空,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,最终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——蛋雕艺术品。

此外,蛋雕艺术还与一些传说和故事相关联。例如,相传五代时期有一对夫妻,妻子不能生育,丈夫开玩笑说“养个鸡还能生蛋呢”,埋怨妻子。后来妻子生病,丈夫赶跑了鸡,却在鸡窝里发现了一枚红色的彩蛋。他用这个彩蛋为妻子做了碗蛋汤喝,妻子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,并且最终也怀了孕。从此,他们开始分食彩蛋,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。

综上所述,蛋雕艺术的历史悠久,最早源于民间的婚娶、庆寿、生子等习俗,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手工艺品。